来自《物产中大报》
平凡中的精彩
——记浙江中大纺织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妮妮
“与王一成告别那天,领导、同事,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为王一成送行,更想不到许多养殖户从全省各地赶来,在灵柩前泣不成声。他们温暖的双手与我紧紧相握时,我很欣慰,欣慰于王一成所追求的事业是如此有意义、有价值,也更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他奋斗一生的价值……”12月19日下午,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王一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一位年轻女性正娓娓讲述着王一成妻子亲笔撰写的王一成的故事。
王一成是 “浙江猪病防控第一人”, 35年心系养殖户,奔波在生产一线,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畜牧兽医事业。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中央、省委领导日前都作出了学习王一成精神的批示。报告中王一成的妻子,就是集团旗下浙江中大纺织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妮妮。
作为与王一成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郑妮妮不仅是爱人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同时,与爱人一样有着执着而无私的品格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尤其是她结缘“中大”20多年来,以一个创业者的坚忍不拔、一个耕耘者的勤奋敬业、一个探索者的忠诚执著、一个“厚道人”的赤子情怀,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人。
英雄事业的默默支持者
9月15日,杭州殡仪馆一号厅,一片肃穆寂静。凭吊者络绎不绝,其中有许多从江山、衢州、上虞等地赶来的生猪养殖户,队伍中不时传出抑制不住的啜泣声。令他们如此伤心的人,叫王一成,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
9月12日上午10时许,王一成病逝于杭州,年仅60岁。当人们追忆王一成生前的点点滴滴时,英雄幕后的家庭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
王一成的家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出国留学,面对海外优厚的挽留许诺,他为何毅然归国?
从事基础科研将近20年,他为何选择转战生产一线、与病死猪打交道?
厚德力耕、鼎新致用,数十年如一日,他是如何做到的?
人们不解,但是他的妻子郑妮妮理解!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阿肯色医学院希望王一成留在美国,并给他家人办理了3年签证予以挽留。那个年代,留在美国意味着豪宅名车,锦衣玉食,过富足安逸的生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从个人的角度,美国这边是生物科技的顶端,实验室条件好起点高,很容易出成果。但是我时刻想着我是中国人,我们国家的生物科技离美国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国家培养的科技工作者我很着急。”当爱人这样对她说的时候,郑妮妮理解了,接受了。
1999年,不讲任何条件,王一成学成归国,静悄悄地回到了实验室。
此时,我省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猪病防治成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生产一线的猪病临床诊断人才奇缺。于是,长期从事基础科研的王一成毅然决定走出实验室,奔赴“生产的主战场”。
1999年12月31日是千禧夜。在这个全球狂欢的夜晚,郑妮妮和父母、儿子一起忙碌着,精心准备的蛋糕、菜肴已摆上了桌。这既是王一成的生日,也是他留学回国后的第一次年夜饭。正当一家人喜孜孜地等着寿星回来的时候,却接到了王一成的电话:“单位有事,下沙猪场暴发疫情,晚饭不回家了”。父母的企盼、孩子的热情瞬间都归于失望,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到了冰点。此时,也唯有郑妮妮,默默地收拾起自己的心情,去安抚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然而,对郑妮妮来说,这样的急难乐助只是开始。王一成就像一个战士,只要养猪户有求助,无论何时,他都二话不说,直奔猪场。
一次,王一成在单位下班后,应养殖户求助,又开车去了萧山一家猪场出诊,深夜回到家后,衣服竟然全湿透了。原来,因为下大雨看不清,王一成错把水塘当路面,把车开进了水塘里。
那一刻,惊恐、后怕、痛惜、担忧、委屈……让倔强的郑妮妮再也控制不住,她一下子紧紧抱住爱人痛哭起来。
告别仪式上,上虞养猪户阮张峰泪流满面地说:“10多年了,他从未收过我一分钱诊疗费,甚至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在我这里吃过。”
近20年来,王一成“私车公用”,开坏了2辆车,行程60多万公里,服务过浙江省1000多家规模养殖场,从不报销过路费、汽油费;给养殖户服务,加班加点、风尘仆仆,却从不收费。
这些,郑妮妮从无怨言。因为爱人说“很多养殖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一头猪很有可能就是一户家庭一年的生活费用……”;因为她一直认同爱人的人生价值追求。
郑妮妮说:与王一成相恋,爱上的是他那份纯真和善良。两人也因此形成了默契:只要自己认为做的事情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都会无条件的相互支持。
这种支持,是无数个夜晚,王一成伏案工作时的一声问候、一杯热水; 是无数个深夜出差和归途中,为疲惫的王一成的一次次驾车接送;更是那一份发自内心的对爱人事业的引以为豪。她用儿子的话说:爸爸的工作会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至今,郑妮妮的手机里,还珍藏着王一成今年7月发给她的一条短信:今年总算记住了今天是你的生日,但已无能力为你做点什么了,抱歉,空口一句:生日快乐。
面对逝去的爱人,郑妮妮说:我每天都跟你说话,每天都给在远方的你发去寄带着我无限思念的信息,音乐,诗歌,就如同你当年出差了,你感觉到了吗?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在王一成和郑妮妮之间,这样的句子,却不是比喻!
坚忍不拔的创业者
郑妮妮的创业之路有着鲜为人知的艰难经历和心路历程,遇到过很多坎坎坷坷、磕磕绊绊,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
2005年,传统买进卖出的外贸模式受到市场形势的严峻挑战,为提升竞争力,中大集团公司审时度势提出了纺织服装工贸一体的发展思路。郑妮妮所在的中大纺织品公司率先实践,计划与当时最大的美国客户合作共同建立一家纺织服装样板工厂,向工贸结合方向迈进。
偶然间,一则西湖区转塘的招商广告引起了郑妮妮的注意。该招商区域所在距离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不出 10 华里。这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山谷,透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气息。虽然年近五旬,长年驰骋商场,但内心那份文化人的情结,让她一眼就中意了这块土地。即使这里没有现代工业必须的路网,没有林立的烟囱、厂房,有的只是荒芜的野草、泥泞的土地。
郑妮妮欣然开始着手“三通一平”、厂房规划设计、报批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但不曾想,这个基建项目却给郑妮妮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后来的几年时间里,郑妮妮化了大量的精力,钱投下去了、时间化下去了,但有关部门对项目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原来,转塘区域定位已发生变化,朝着总部经济发展,原有厂房设计方案搁浅。
设计方案要另起炉灶。面对遥遥无期的项目,美国客户急了,抽走了资金,终止了合作。在商言商,郑妮妮理解,她还给对方一定的资金回报。她说,这么多年的合作伙伴,不能亏了他。
没了合作方,几千万的项目建设资金一下子压得郑妮妮喘不过气来。中大纺织是贸易公司,轻资产运行,没有抵押物银行放贷难;于是,她把十几年外贸业务辛苦积攒的资金都投到项目中,还抵押了家里的房产。项目开工后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郑妮妮真是拿不出钱了,她说,好几次眼泪都急出来,把给儿子准备的留学经费都填进去了。
因忙于项目建设,郑妮妮的外贸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有人不解,可惜了,那么好的外贸业务基础,眼见着稳稳当当的钱不赚,却要负债累累!
有人犯愁,产业园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何时能赢利呢!
有人心痛,一个弱女子干吗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啊!
面对大家的疑惑,倔强的郑妮妮认定:既然做了,再苦再累也要撑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搞半拉子工程。她打趣地说“我总不能给地球留垃圾呀”。
最终,在原中大集团的支持帮助下,2013年,历时8年后,在云栖小镇,这个首批浙江省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的核心区域,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由九幢写字楼组成的中大银座产业园终于建成。
如今,与新落成的云栖大会会场较相映衬的中大银座产业园,已吸引了数梦工场、阿里云、政采云等国内一批重点涉云企业入驻,是云栖小镇涉云企业入驻数量最多、楼宇使用率最高的园区,已然成为飞速发展的中国“云”乃至世界“云”的有力支持者和见证者。
勤奋敬业的耕耘者
在原中大集团,郑妮妮的业务能力有口皆碑:她只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从一个外贸业务新人到个人业绩综合指数位列全集团公司第一的跨越。以后她连续多年获得中大集团“三创”先进。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郑妮妮正是这样,在经年累月的勤奋耕耘中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郑妮妮的职业生涯有几段不同的经历。
她曾是浙江对外经贸学校(浙江树人大学的前身)的讲师,拥有特批高级职称,专司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编著有《信用证与UCP500》、《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贸易实务》等20多篇专业论文、译文与专业书籍。因其深厚的理论功底,连续多年担纲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核心出题组成员。但长期的教学工作,使她的嗓子受到了很大损害,最终不得不走下讲台。
离开讲坛后,因着对国际贸易的热爱,郑妮妮结缘中大集团,开始了她的企业行政工作。当时作为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推荐的首家上市公司,中大集团正筹备上市,她被任命为综合组组长,主要负责会议文字记录、服务保障等工作。琐碎事务,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然后踩40多分钟自行车到家是常有的事。在这期间,经她手整理成册的各类会议纪要等文稿整整堆满了一整个房间。
从大学教师到公司职员,从朝九晚五到不舍昼夜,郑妮妮无怨无悔。她说,“学习进取,始终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要趁年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完成“中大股份(SH600704)”上市筹备后,郑妮妮来到中大纺织担任副总经理,开始了令她向往的外贸业务工作。虽然她精通英语,二外还学了法语、日语,懂得对外贸易政策,但对纺织品业务是完全的门外汉。回忆起第一次准备带队参加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华交会),她说:“那时自己既没有客户,也没有样品,外贸业务一点一滴都要请教同事。”于是,她一头扎进了业务学习中。
纺织产品品种多、价格体系复杂。为熟悉纺织面料基础知识,她与销售员一起整理库存、跑工厂,从中学习涤棉布、全棉布、全棉活性高支高密等面料的机理、生产情况,碰到自己不懂的,就记录下来找师傅请教;她还托朋友找来衬衣等样品,并总结出一套不同款式、型号的衬衫的价格、盎司与克重的关系,美金汇率换算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熙熙攘攘的华交会上,被她的专业谈吐所吸引,当即就有3位美国客商与她建立了联络。初战告捷!
以后类似广交会、华交会、菲律宾展会等都成为她结识客户的重要平台。展会上收到的每一张名片,她都如获至宝,认真整理出来,然后利用休息时间登门拜访。
那些年,爱人王一成在美国阿肯色州工作,她就利用探亲时间,与爱人一起拖着两口装满样品的大箱子,带着儿子一家一家去拜访客户,开拓市场。差旅费超支,她自己贴;难谈的客户,她不气馁;难做的生意,她不挑剔。偶尔碰到工厂加价,她主动承担……就这样,她的销量越做越大。其中有个客户,订单由第一年的10万美金、第二年的100万美金增加到后来的上千万美金。渐渐地,郑妮妮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体。
郑妮妮深知,客户的忠诚来自于用心的付出。多年来,因平时工作忙,每逢长假她总是在与家人短暂的团聚后就奔赴国外,不是游览或血拼,而是拜访客户。她说,出差就是工作,多跑市场、多拜访客户,为将来的业务打基础才是正事。
一位多年的朋友回忆:2011年1月,纽约50年一遇暴雪,路面交通瘫痪。此前与客户约定上午10点见面的郑妮妮,却毫不犹豫地踩着过膝的积雪出门了。也许,在郑妮妮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失约”2字;也许,在郑妮妮看来,为了业务再大的困难都该去面对。当开着雪地车来到公司的客户没有看到他的员工来上班,却看到在雪地里跋涉数小时,“连滚带爬”来到面前的郑妮妮时,深深地被感动了。
就这样。郑妮妮无数次地、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工作热情,深深地感染着客户,并使她在美国等地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合作伙伴。
中大新时代的一位业务经理至今记得,他2007年出差美国洛杉矶考察面料批发市场时,只要亮出ZHONGDA名片,很多客户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哦,ZHONGDA,那你认识NINI吗?”
忠诚执著的探索者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我省纺织品外贸领域的工作者,郑妮妮对中大纺织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尤其是担任中大纺织董事长兼总经理后,她勇于创新,一心一意为做强做大中大纺织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2001年中国加入WTO,面料配额取消了。这对以纺织面料为主业的中大纺织带来了严峻考验。公司开始从面料供应商向服装品牌商转型,因为相比面料,服装更接近终端消费者、更易被市场所接受,市场空间更大。服装经营的高附加值在于品牌,郑妮妮深谙这点。那些年,她深耕服装设计,一连创立了包括“NADINE(娜笛)”在内的7个服装品牌,并同时完成商标注册。
2011年,受互联网冲击,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郑妮妮勇于尝试,动员公司员工积极投身新业态、新潮流。特别是在电商业务开展初期,她凡事亲力亲为,主动参与,带领大家一起理货、发货和搬运。面对员工的忐忑和彷徨,她很坚定地告诉大家“成功是你们的,失败是我的”。于是,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开出了中大纺织自主品牌NADINE(娜笛)的旗舰店。
如今,虽然年届六旬,华发已生,但郑妮妮仍初心不改,执著地追求着她发展中大纺织、打造自主品牌的梦想。她专门组建了一支服装团队,专注于打造“Runaway”自主品牌。如今,“Runaway”已成功打入内地市场,在重庆解放碑附近的商场开设了专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线下纺织服装供应商转型涉足电商,到现如今的回归线下开设实体店铺致力于品牌打造,她清晰地看到客观环境的风云变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软肋和短板,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与前进方向,用实际行动为梦想插上翅膀。
赤子情怀的“厚道人”
郑妮妮外表恬淡,一袭素衣、一副眼镜、一头短发,和一辆开了10多年的旧车,丝毫没有外贸公司资深女老总的高调华丽,更像一位朴实内敛的学者。但是,郑妮妮与爱人王一成一样,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始终把人生对社会的价值放在首位,在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当我们回首郑妮妮的过往,那一个个片段是满满的情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无家可归,挨饿受冻。郑妮妮闻讯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参与到救灾行列中,将加班加点赶制的两卡车价值50万元的毛毯亲自运往灾区无偿捐献给灾民,而后悄然离去。灾区余震不断,途中货车遭遇山体滑坡的险境,员工们为她担心,但她说,只要能为灾区人民出一份力,一切都值得了。
——2013年,当阿里巴巴CTO王坚博士首次决定在云栖召开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时,他把会址选在了中大银座——一个尚未完工的产业园内。他的演讲里曾感慨地加了一段题外话:有一个人为了让大家能坐在这里开会,花了100万元把荒地变成了草地,但却没有向阿里云提任何条件。王坚口中的这个人就是郑妮妮。当时手头拮据的她,默默抵押了家中房产,用银行贷款修整了这片场地。她说,王博士是在做一件对社会有价值的大事。如今,云栖小镇灸手可热,处于其核心位置的中大银座产业园也成为热门,曾有人对她说,云栖小镇的推进已不可逆转,可以向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可她坚定地回绝了,并把中大银座的产业和招商引资主导权交给了西湖区管委会,作为创业孵化器,以集聚和帮助在云上创业创新的企业,打造完整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圈。她说:决不能做损害地方发展的事,也不能成为政府正确决策的绊脚石。
——曾有一家长期合作的美国专业服装品牌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突然倒闭。此前,中大纺织品公司与该公司签订有上千万美元的定牌定款出口合同,其中价值70多万美元(约600多万人民币)的货物已生产完毕准备装运出口。当郑妮妮从朋友处得知该美国客户可能倒闭的消息时,立即要求公司业务经理停止货物出运。瞬间,这600多万的货物就成了库存。至今这批货还囤积在仓库。当时,如果单纯从自身利益考虑,完全可以将已备妥的货物按合同进度照常出运,即使客户倒闭,也可以向保险公司获得90%的赔偿,使损失降到最低。但她说,“如果这时把货发过去,我的内心一辈子也不会安宁的”。曾国藩说“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只与己争品性之长短”。 这也正是郑妮妮为人之本。
——作为中大纺织品的“头雁”,她日常事务繁多,但仍亲自带新进的业务员,一个个手把手,教技能,也教诚信;她“逼着”员工去相亲,为患病的员工及其家属联系医生、忙前忙后……任何时候,只要员工有困难,她都会施以援手。员工说,“郑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好领导,还像我们的亲大姐。”
家人是郑妮妮最长情的牵挂。早些年郑妮妮夫妻都忙于工作,疏于对家庭的照顾,尤其是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有次,留学在美的儿子回国度假,兴冲冲做了一桌子菜,盼着爸爸妈妈能品尝他的手艺,期待着能得到赞赏。但饭菜凉了,父母回家的身影却仍不见。儿子伤心地说,回家也没意思,他们两个只要工作,都不着家。如今儿子长大了,理解了,但却不依赖家庭,独自去了外地打拼。每每说到儿子,郑妮妮既骄傲又充满了愧疚。公公婆婆刚来杭州的时候,儿子尚小,爱人在国外,家务活多,但公公婆婆不习惯钟点工的帮助。于是在说服婆婆前的半年时间里,无论多晚到家,有多疲倦,郑妮妮总会洗衣、拖地,把当天的家务活干了。“崇祀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顺为孝先,她觉得只要老人高兴,自己累点何妨!爱人王一成重病1年多时间里,她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则陪伴在侧,悉心照料。特别是在住院期间,因病痛折磨,夫妻二人常常整夜不得入睡。看着爱人日渐消瘦的模样,郑妮妮心痛不已。她自学医书,寻访名医……直至今日,她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没能留住爱人。
郑妮妮就是这样。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平凡中的坚守,有的只是对事业的忠诚和拼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挺革在看望、慰问郑妮妮时表示:郑妮妮同志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其身上的坚守,创新,忠诚正是物产中大文化的生动体现。
是的,郑妮妮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初心不改,用心坚守,平凡的人生也能抒写出别样的精彩!